從小,我們家就依照習俗走,穿新衣,戴新帽,全身上下,沒有一處的置裝不是新的;而爸爸總是在年前,買一大箱的炮竹,讓我們放個過癮;而紅包,年年提升,總是收的好過癮 (但爸爸的心卻在淌血~~因為人家包給我們多少,他就會回包多少-!-);而初一,我們家總是很固定早上吃早齋,每道菜都有吉祥話,隨後至附近土地公拜拜,保佑未來的一年 平安順利,接近中午時,才回奶奶家直到傍晚;而初二,是回外婆家的時候,也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。從小,我們與這群表姐妹/哥弟一同長大,年紀相仿,玩樂自然有伴,大家一同吆喝,有時出去看場電影,有時跑到陽明山或貓空喝茶,抑或是與對面的鄰居互尬炮竹,好不快樂;初三至初五,我們有時會出發至中南部的大廟拜拜(簡稱進香團),中南部的過年氣氛比北部濃厚,熱鬧,好像全台灣三分之二的人口都集中在這裡,不管至那裡,都是人擠人,不管至那裡,都有炮竹聲~我總是心想,這才是真的過年氣氛啊;初六至十五,我們有空就回外婆家,而五位舅媽,加上我家媽媽及阿姨,就會輪流請客,至對方家中"走春",雖然吃的東西都大同小異,但意義卻不同。
這些兒時記憶,每到過年,就會在心中迴盪一次。而曾幾何時,炮竹聲沒有了;紅包的接收者如今變成給予者;新衣隨著平時置裝費的支出,變得不稀奇了;表姐妹/哥弟,隨著適婚年齡,個個在過年期間各有計劃,如今,大家團聚一起愈來愈不容易。過年~不是團圓的日子嗎?
隨著年紀增長,我慢慢了解到 家人團聚 不是那麼容易的~所以 請珍惜在一起的時光
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年了,在這裡我學習到 想吃的家鄉味就自己動手做~蘿蔔糕平時就有做來當早餐,所以 做起來已熟能生巧,而好不好吃的關鍵,在於蘿蔔買的品質(還是台灣的品種好,韓國的不行);至於甜糕,是一種做法非常簡單的甜食(請自行古狗一下,或參考這裡),很值得自己著手做看看。由於甜糕本身已很甜,實在不適合甜上加甜,於是我一向捨棄加入紅豆,以免對甜糕生厭~這可是我唯一最愛的甜食。本次加入杏仁片,味道很合,可以一試,減輕甜糕的甜味,順便為甜糕帶來不同的味覺。
今年是虎年,祝福大家依舊 生龍活虎 虎虎生風
2 則留言:
今年過年很熱鬧耶..表哥也有買炮竹給我們玩..只是..買的炮竹點起開很怪..都是很臭的煙..因為..他不是買傳統的水鴛鴦..而是沒看過的煙火棒..大夥愈玩愈氣..哈..不過氣氛很棒..
真的喔!那應該是過期了...ha
有沒有照片還是影片可以看啊?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