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

雜想

  • 我不是一個喜歡 hang out 的人。適度可以,若過度我就會很"啊紮"(煩燥)。我覺得每個人都要留更多時間,讓自己思考,沈澱,而不是一週數次的吃吃喝喝,聊些風花雪月的事。或許是我年紀的關係吧!?很難融入這些年輕學子的生活圈。(其實,也才差三,四歲)。
  • 我覺得做人最難,就是與人相處。如果要事事圓滿、周全,腦細胞就會死很多。人生有太多事情要煩惱,如果,還要為這種事而傷腦筋,那我寧願選擇懂妳,彼此有信任感的朋友深交。那會讓我省掉很多解釋,也讓我得到一個真正的朋友。
  • 現在講真話的朋友真的不多,每個人講話都要繞好大一圈,讓解讀的人很累。有些事情可以果斷,就果斷(要or 不要),不要講的落落長,重點沒抓到,還會解讀錯,這樣誤會就很容易滋生。(累~)
  • 我是個想到去那裡,說走就走的人,所以,很難跟拖拖拉拉的人出門(除了我室友,但也常讓我火大)。所以,抱歉啦!很會拖時間的朋友。
  • 尊重,二個字,很簡單,但對有些人,做起來就是很難。有些人喜歡突然想到(當天)把妳加入宴客邀請名單,而且還常常發生。不解釋,以後一律不參加。(凸)
  • 有一種朋友是妳把她加入 FB後,就會有 defriend 念頭出現。很棘手(抓頭)。
  • 還有一種朋友,有了她,妳就不需要敵人。她會幫妳做負面文宣,離間妳的朋友群,讓妳孤立無友。(凸)
  • FB 教了我好多事,ex:不要隨便把與別人的合照或個人照po上去(即便妳是攝影者,也最好不要),因為會有歇斯底里的人抗議,我遇過(其實,我po的是很正常的照片,對方就覺得那張她很不ok個人想法覺得,po 照片的權力就留給拍攝者決定,只要po的人不是惡意出發點,那有什麼好care。重點是分享,而不是看個人美美照);不要太常 po 出遊的照片,那會讓有些人心裡不平衡....etc。總之,我不喜歡 FB,它讓我看到好多虛假 > 真實的事(沮喪)。

4 則留言:

Ruby 提到...

不管怎麼做都會有人不開心﹐就以自己開心的方式過日子就好了。路邊的野狗要狂吠﹐只能由它了。

Rebecca 提到...

台灣人就喜歡把七嘴八舌的習慣帶來,a 說b, b說c, c再說a, 我可以忍受彼此適度的抱怨,畢竟每個人都有不爽時要宣洩一下,但我無法忍受扭曲的事實(有時候從不同人口中,聽到的會有不同的版本)。我後來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及心裡的直覺判斷,一旦不再讓我信任時,我就會慢慢疏離那個朋友。

ps:留學生太來去勿勿,有些人由於既有的朋友群已離開,為了再融入另一群,不惜藉由消息流通來建立友情,那實在是很不智,也很薄弱啊~

Ruby 提到...

留學生的圈子很恐怖﹐我深受其害。agfa 先到 KC 工作之後﹐我乾脆泡圖書館去。即使來 KC 這麼久了﹐我們跟當地的華人﹑台灣人圈子也是保持距離﹐就是怕人多口雜。(回台灣更恐怖 >_<﹐能躲多遠就多遠)

Rebecca 提到...

學嫂,

深有同感啊~
嚼舌根是件是浪費時間的事,又不會讓事情有解決或改變,我實在不懂,怎麼有人那麼熱中此道。(攤手)